首页

搜索 繁体

快穿之食味 第26o节(3 / 4)

在山林里生活了将近一个月,水位下去很多,天气早晚很凉,安然知道这些人着急离开,就由着他们向路过的船只求救。

坐上船的那刻又想着回去可能遇到的情景,路上一问才知道他们离开哈尔滨有三百多里地。

回到哈尔滨他们发现走不了了,鬼子到处抓人去清理水灾后的城市。

杨琳出示了鬼子以前给的特别通行证都不可以,你们只能留在哈尔滨,哪儿都不能去。

几个人只好回来,鲁味斋的房子院子还在,只是里面的东西什么都要不得了。三家的宅院剩下最下面的地基了,上面的砖石瓦块木料全没了,到处都是被人翻动过的痕迹,屋里除了烂泥什么都没剩下,就是地窖也被人偷干净了。

鲁味斋不知道为何没人动?或许是那些日本牌子起了作用。

杨林让徐家人先在鲁味斋住下,起码有遮风挡雨的屋子。

现在大街上雇人都没的雇,全被抓去做了劳工去清理城市垃圾淤泥。鲁味斋被命令赶紧清理,尽快开业。安大成狠狠啐了一口不得不跟着收拾。

桌椅板凳厨房用品全部泡了,连屋内墙皮都掉了,屋里东西全部搬出来晾晒清洗,这事交给徐小满媳妇和孩子们干。地窖入口安然用水泥封上了,打开后一看里面除了潮湿外并无大碍。她下去先将收走的物品放回去,包括一些衣物被褥,这下生活算是没问题了。

杨林找了负责这片的鬼子要泥瓦匠,得到的答案是自己解决,泥瓦匠他们都不够,哪有人给他!几个人只好自己弄,弄好后有人来检查,检查完还有人来喷消毒水。喷完消毒水在外面贴一张合格的字条,就催着你开业,没东西自己去想办法,但你必须开业。

外面的情形并不乐观,腐烂的人和动物尸体已经引起来瘟疫,尽管每天有人在大街上喷洒消毒水,依旧有人高热腹泻,尤其道外这块,别处早就干了,道外街道还是泥泞,空气里都带着腐臭。

街上行走的人突然就有倒下的,来鲁味斋门口要饭的不计其数,但他们不敢靠近大门口,那里挂着小鬼子的题字提名,进出吃饭的是鬼子兵,他们害怕因一口吃食而丧命。

安大成与杨林商议后想在门口施窝窝头,每人一个。安然断然否决,这种露富行为要不得,即使可怜他们也要换成其他办法,就如半夜送出一些玉米面高粱米。再说他们的存粮也是有限,存粮没了怎么办?别说施舍,自己怕是都要挨饿了。你没善良的资本就不要善良。

半夜安然还是悄悄出去往一些窝棚送了一些米粮,人多的地方多放,人少的地方少放。只限道外,她顾不过来那么多人。

店要按规定开业,食材有限,第一天弄了几个铁锅炖,菜式更是简单,主食两合面的馒头。来吃的人不少,而且没人嫌弃,毕竟材料有限。

鲁味斋一开业,夜晚来鲁味斋借粮或买粮的邻居一个接着一个,你能开业就是有粮食,他们的粮食早就被水泡了,根本不能吃。

面对一个又一个熟悉的街坊邻里,安大成没办法拒绝,他让杨林给每家十斤玉米面,一斤干菜,一块冻鱼,先想办法度过难关。

鲁味斋门口人越来越多,都是来乞讨让他们施舍的。

“安大掌柜,咱们可都是闯关东过来的,你们可不能见死不救啊!”

“掌柜的,发发善心,救救我们吧,哪怕给一口吃的也行,我们可都是中国人,你们不能见死不救啊!”

安大成眼里都是不忍,口子却不能开,安然让他进屋去,不要听。她往外送的粮食可不少,附近人家或多或少都有,这些人哪来的?她让小狐狸去看看,是不是有人故意的。

鲁味斋不管外面怎么闹,每天都固定往外卖食物,只是数额种类越来越少。大家也看出来了,鲁味斋的存货快卖完了。所以能来吃的赶紧来吃,能带的赶紧带。外面的粮食已经翻了一两翻,鲁味斋的东西虽然比以往贵,却比市面上的便宜一些。

每天都有鬼子来检查,偶尔还有来蹭吃的,杨林每每都诉苦家里没东西可卖了,鬼子不管那个,你必须每天开业,哪怕卖一锅菜也要卖。

小狐狸的反馈也来了,那些人大多是从松北过来的,里面有人每天与鬼子通风报信。这是憋着屁呢!果然随着鲁味斋往外提供的食物越来越少人群越来越激愤。

“这家与樱花国人关系好,一定有办法弄粮食,他们是想囤货卖高价!”

杨林出面解释真的卖完了家里的囤货,他们也要面临断粮。

“他们撒谎!我们不信,除非让我们进去看看!”

“对!我们进去检查了才信!”

门口的人今日比往日更多,这是有人故意挑事,有点脑子的都能看出来。安大成气的不轻,第二天干脆什么都没了,关门大吉,外面有人开始用泥巴石块砸大门窗户。

这样闹了三日后有一个叫山本的鬼子来鲁味斋见杨林了,他直言让杨林为他们服务?服务什么?当然是收集有用的情报。

杨林摇头,“我是华夏子民,我不会出卖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入库小说